P_20170203_165154_vHDR_On_mh1486112123691.jpg1218924291


1.人生而獨特且具有價值

  個體在青少年時期正處在自我探索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是形成成年後人格表現的重要時期,而這時與同儕的互動,以及父母與教師的回饋往往影響青少年如何去看待自己;透過引導讓他們去看見自身的特質與優點,並肯定他們所擁有和展現的,我認為比起去誇讚他們的成績優劣更為重要,比較性的參照往往也容易使他們因此陷入挫敗,容易把自身的價值跟成績以及他人競爭的輸贏連結在一起,形成像是「沒上好學校我就是不好?」用成績表現的方式去衡量自己的價值

在自己的實務經驗看到不少在公立高中原本是前幾名的學生,因為受不了課業壓力以及家庭中重視成績的教育方式,在怎樣努力都無法達到自我要求的情況,進而導致拒學及憂鬱最後選擇轉校換個環境重新開始


2.協助探索,尊重選擇

面對升學時,目前常看到學生的狀況是:不知道自己有興趣什麼?也不清楚未來要做什麼?面對未來常常也是一片茫然 ;這樣的學生在高中是常見的,一方面顯現出現行教育本身的限制,在高職與高中的學習過程其實並無法與大學 科大 就業去作太多銜接,當然學校可能會有一些活動像是升學博覽會 入班宣導,但對於他們來說仍是霧裡看花的狀態

而一方面其實也顯現出青少年的特質,究竟我該成為什麼角色?未來的我要去選擇什麼科系?什麼工作?往往他們在這段時間是一知半解,當然學校輔導室都會提供升學輔導和生涯相關測驗的施測讓學生去了解自己的性向及興趣,但其實身為他們身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往往在他們的選擇和對這世界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平常試著多去觀察及讓他們表達從中去認識他們的優勢與劣勢,並在他們困惑時適時的伸出援手及給予回饋,讓他們能夠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會是不錯的方式

3.無論結果為何,仍保持一樣的愛給他們

家就像個靠岸

當你的孩子打了辛苦的仗,無論結果是否達到理想與預期,別用成敗改變對他的態度,因為這也會影響他如何去看待這世界以及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若失敗了就不被認同,孩子只會更加挫折以及也容易把自我認同建立在自我表現的成功與失敗上,而親子關係就不再是一個穩固值得信賴的狀態,而是有條件的利益交換,好像是滿足了父母的要求我才能得到他的愛

我相信家長都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但往往在不自覺及活在自己對兒女的期待,忽略了自己的小孩也是個獨立的生命及有他自己的想法,而造成許多家庭衝突,誰都受傷



                                                         心理師的打滾人生

arrow
arrow

    心理師的打滾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